孩子總喜歡咬人?不一定是暴力傾向所致,職能治療師帶你看原因


真真是一個一歲八個月大的孩子,很喜歡咬人,即使他的爸爸媽媽都常常被他咬,父母親非常困擾。當孩子喜歡咬人時,必須當場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,並要告訴他這是不正確的行為。

有時孩子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,是因為模仿別的孩子咬人。 所以我們在這樣的情境出現時,必須「即時」矯正。

其次,此階段的孩子依照埃裏克森(E.H. Erikson)的人格發展階段論,他是落在八個人格發展階段中的第二階段:自主對羞怯、懷疑(一或一歲半到三、四歲),這個階段孩子開始發展自主性。

在這個時期之前,孩子的依賴性強,當孩子學會了說話、走路和做事後,他就開始要求獨立、渴望探索新世界,從而產生自主感。 他們很愛講「我」,對大人的幫助總用「不」字來拒絕。因為他們本能的覺得倚賴過多而感到害羞,又同時擔心所做的事會超越出自身的能力範圍,而對自己產生疑慮,產生沒有安全感。

埃裏克森指出:當環境要求孩子獨立時要給予保護,否則將會產生羞怯和疑慮,所以身為父(母)要給予保護與協助,更要允許孩子去做能力所及的事,給他一定的自由度,若對孩子限制過多,他會對自己產生無能感。

相對的,父母沒有適時給予孩子協助,孩子沒有安全感時,他們會借由口腔的滿足感來達到心理的需求,因此當孩子會咬人時,是透過口腔來尋求內心的安全感,咬父母是因為在向父母「求協助」,以舒解內心的「不安全感」。


孩子愛咬人?建議爸媽可以這樣做

1. 當孩子咬人時,要馬上隔離情境,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,並告訴他這是不正確的行為,也可咬咬孩子的小手,讓他感受一下【被人咬的感覺】。

2. 給孩子重重的擁抱,並按摩其全身四肢,背腹部(力量重且慢)。

3. 要多給孩子關愛的眼神,平時多關心他,對他的每句話都要有所反應,並且在適當時機協助他,讓他在學習獨立時有安全感。

4. 洗澡時多采澡刷按摩全身及四肢,力量重且慢,其他重壓的活動也可多進行。

5. 多采鼓勵性的話語,例如:【你好棒】、【媽媽相信你會做到】……等等,話語多鼓勵他學習獨立,如果他有些達不到時,並適時給予協助達成以建立成就感。

6. 多玩吹口琴、哨子、笛子的活動。

7. 可多咬魷魚絲、牛肉幹及椰果果凍等需口咀嚼的食物。


安安優腦協助找對原因!及早介入更有效


當孩子出現狀況時,第一時間爸媽往往不知道怎麼辦,特別是新手爸媽更是容易緊張焦慮...其實,只要找出孩子狀況背後的原因、瞭解孩子的想法,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來溝通,就可以解決孩子的狀況!

安安優腦職能治療團隊,透過大腦優勢能力評量,全方面瞭解孩子的八大面向發展,包含專注力、情緒、語言、社交等等,精準分析孩子的根本問題,和爸媽一起引導孩子成長,三個月看見孩子的進步!  

預約諮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