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喜歡自己走路的敏敏,耐力更差、大動作發展遲緩
一歲兩個月的敏敏,是父母的寶貝女兒。不過,讓父母頭痛的是,敏敏會自行走路了,卻很不喜歡自己走,每回出去玩,才走一兩步,就撒嬌要爸爸抱抱,寧可當無尾熊,也不願跟其他同年齡的孩子一樣,像個電力十足的小車子到處走走,偶爾高興,才會要求下來自由活動,但時間並不長。
媽媽發現別的孩子已經可以牽著著爸媽走路走很遠,有的甚至會跑步了,她會要求敏敏自己下來走路,還刻意帶她去好玩的遊樂園或動物園,希望能引起敏敏自己走路的興趣。而爸爸的態度也不是不希望敏敏可以走得更久,只是愛女心切的他,受不了敏敏的哭聲哀求而心軟,為此,夫妻倆經常有所爭執。
感覺統合遊戲中學習發揮能力
敏敏會走路,不過,因練習機會少,下肢的肌肉耐力低,所以,走個幾步就會覺得累,但是,父母要注意,愈不讓敏敏練習走久一點,會讓其他大動作的發展一再被延緩。
想,孩子剛開始學走路時,動作相當不穩又常跌倒,但在持續的練習中,大腦會整合了視覺、觸覺、前庭覺、本體覺,加上一次比一次走的更好的自信及瞭解探索世界的樂趣,最後,孩子終於可以自己放手走路了。
然後,會跑、會跳、會爬樓梯,甚至再發展邊跑邊玩球、接球等動作,每一個環節都蘊藏複雜的知覺與感覺的整合,只要有一環節的能力較弱,如視覺判斷與動作協調性不佳,動作就會跟不上想法,能力就會與正常表現的距離愈來愈遠。
建議敏敏的父母應積極的陪女兒練習走路,如爸爸扶著女兒在後面走,媽媽拿著有趣的東西在前面吸引敏敏,提高敏敏想自己走路的興趣,或是讓敏敏自己推著玩具車到她喜歡的地方逛逛,對敏敏這個年紀來說,就是要在遊戲中學習,讓她的能力得以發揮。
安安優腦協助找對原因!及早介入更有效
當孩子出現狀況時,第一時間爸媽往往不知道怎麼辦...其實,只要找出孩子狀況背後的原因、瞭解孩子的想法,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來溝通,就可以解決孩子的狀況!
安安優腦職能治療團隊,透過大腦優勢能力評量,全方面瞭解孩子的八大面向發展,包含專注力、情緒、語言、社交等等,精準分析孩子的根本問題,和爸媽一起引導孩子成長,三個月看見孩子的進步!
預約諮詢 »